刁刘氏的希望全都落空了,*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刁刘氏的*命也危危可岌,剩下惟一的一点希望,就是皇上“免*”的承诺,君无戏言,得以实现。但刁刘氏心里明bai,皇上对她这个**,打心*里并不喜欢,所谓的“免*”,也是无奈中说出的一句应付的言语,能起到多大作用呢?
不过,刁刘氏还是等来了福音。一个月后,刑部批复到来,曰:“查青城县犯*刘氏素娥,虽刁钻**、结dang营*、凶残恶du、罪行累累。然念早年,曾助官府,平息匪患,有功于guo家社稷。吾皇万岁开恩,特赦其*罪,命青城知县王琰,施以教育及感化后,放归乡里。今后不得再犯,如若再犯,一并治罪。”此信一经传出,整个青城的上下官民,一片哗然。正是:几人惊喜,几人愁,几人愤怒,几人优。
*知刁刘氏到底能否留得活命?请听下回分解。
第二十回王知县移花接木刁刘氏引渡青城
上回书说到,刑部批复赦免了刁刘氏的*罪,一时间,青城县*,众说纷纭。惊喜者当然是刁刘氏本人及个别残留的余dang,在他们看来,只要留得她的*命,就有复辟的可能;愤怒者是青城派的di子及一些被匪徒迫害过的苦主,他们认为刁刘氏不*,康女侠及*难者的冤仇就没有得报;至于愁和忧的就是青城的广大人民群众,只要刁刘氏人还在,心就不*,随时都有东山再起、卷土重来的可能。因此,青城上下议论纷纷、人心惶惶。
再说王琰王大人,看过刑部批复,不禁也有几分遗憾。破获了一起错综复杂、离奇怪异的冤案,剿*了一股危害地方、涂炭乡里的凶恶匪盗,本是一件功勋卓著、*芳青史的好事,却因刑部的一纸公文,不得了善终,留下了终身的缺憾。自觉对不起青城的百姓,对不起为guo捐躯的康女侠,更对不起自己初为官时立下的“上报guo家、下安黎民”的豪壮誓言。终究,王琰是个正*的青年,有着不泯的良心和一身的正气,又是一个有xue问的聪明才子,他要为自己的名声和前程,也要为青城人民的利益,再作最后一博。王琰猜测:像刁刘氏这样一个搅和得大清帝guo一方宝地*犬不宁的人物,朝廷决不会姑息,只不过皇上为了“君无戏言”而*要面子罢了。如果确是这样,我若能替皇上解了这个难题,岂不又是大功一件。于是决定派出zu智多谋的李强,带着几件从刁府搜查来的金银财宝,赶赴京城,上下打点,行使贿赂,打探朝廷*部对刁刘氏这个人物的看法,以备下一步决策的依据。
又过了一个月,李强从京城归来,带回了一个大家意想不到,却在王琰预料之中的信息。原来,心思慎密、机智灵活的李强,在京城活动期间,通过贿赂,结识了一个**的总管太监,从他那里打探得,皇上对刁刘氏的行径也是十分地不满,当年许下“免*”的承诺时,她还只是个七、八岁的孩*,没想到长大后会gan出如此丧天害理的勾当,怎奈有言在先,君又无戏言,也就拿她没有办法。那位太监对李强授意道:“只要不以官府名*出面,不要引起民族纠纷,采用何种方法?除去这刁刘氏,朝廷都不会在意。如若因此而引发其它事端,定当拿你青城县是问!如何zuo法?自己定夺,好自为之吧!”其实,这几句话,再明bai不过了,就是要王琰不声不响、**摸摸地把刁刘氏暗里*决了,除去皇上的一块心病。可是对王琰来说,*刁刘氏并不是目的,而是借*刁刘氏来泄民愤,以提gao自己的声望和威信。所以秘密chu决,对王琰个人来说没有*毫好chu,是不可取的。而公开chu决,又违反了皇上的圣意。确是一件难办的事。
可是,禁不住王琰的聪明、李强的机智,很快就想出了一个两全齐mei的公开chu决刁刘氏的方案。于是请来邱竣少侠商量,准备把刁刘氏*给青城派,以她残害同门师侄为由,清理门户,按青城派戒律,公开chu决之!因为武林之中的*戮,官府从来是不予过问的,所以这样一来,既达到公开chu决的目的,又不会怀疑是官府所为。邱竣一心要给师*报仇,正对刑部特赦的批复怒火中烧之际,听得王琰计策,正合他意,一拍即成。遂带着这个方案,回到青城道观,禀明师傅及掌门人。
青城派的众老道们,对于刁刘氏历年来的倒行逆施,也是深恶痛绝的。但当年她与官府勾结,武林门派又不愿与官府结仇,故只能将她逐出师门,以杜绝人们的*责。今日形势已然大变,官府要他青城派清理门户,**刁刘氏,正是他们先前想zuo而不敢zuo的事情。再说,依照官府公开chu决的授意,即可大张旗鼓,号召天下武林人士,各地百姓民众前来参观,对道观的旅游又是一笔大大的收入,何乐而不为之。于是欣然同意,即刻开始组织人力,筹备这次chu决叛徒的行刑大典。至此,这个恶贯满盈、却又娇媚艳丽的刁刘氏,也就注定了是一个悲惨的结*。
这是一个芍药开、牡丹放、花红一片,艳阳天、*光好、百鸟声喧的时日。青城山中,那条崎岖的小道上,车辚辚、ma箫箫、行人络绎不绝,都奔向一个去chu——青城道观,去参加或观赏一次武林中青城派举办的“雕花”大会,即chu决叛徒的大会。
为了这次“雕花”大会,青城派上下已忙了两个多月,先是发出邀请贴,遍请天下武林门派和